1、基本规定:
1.1、在城市规划、改造、拆建过程中,对于具有移位价值和条件的建筑物和保护性建筑物等,在进行可行性论证时,应优先采用移位保护方案。
1.2、建筑物移位前应采取永久或临时加固措施。建筑物移位后其结构可靠性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。
1.3、移位工程可包括水平位移(直线移位,折线移位,曲线移位)、升降移位(抬升、下降)和组合移位。
2.1.4、移位线路和新基础场地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。
1.5、移位工程设计时应控制移位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、新旧基础的差异沉降以及新址地基的沉降或差异沉降的影响。
1.6、移位工程设计应包括托盘结构体系设计、底盘结构体系设计、基础设计、施力系统设计和连接设计等。
2 水平位移案例:
2.1工艺原理
2.1.1、利用先施工的托换梁(通长在±0.000m处)作为一个托架,利用在托架与基础或平移轨道之间安置的行走机构,在外加动力推动下进行水平向移位;或利用在托架与基础之间安置的顶升机构进行垂直向移位。
2.1.2、托换梁将建筑物沿某一水平面切断,形成一个平面托架,将上部结构荷重转移至托架上,使上部结构与基础分离,形成一个可移位的整体。托换梁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分段施工组成。
2.1.3、在托换梁与基础或平移轨道之间安置滚轴,当施加的外加动力克服阻力后,即可实施水平向移位。在建筑物与就位处之间设置临时平移轨道,在就位处建造永久性基础,使建筑物水平向移位至就位处。
2.1.4、在托换梁与基础之间安置千斤顶后,当顶升力大于总牵引力N时,即可实施垂直直向移位。
各轨道所需总牵引力N=KQf/R
式中:Q——建筑物总荷重(kN)
f——沿道板的摩擦系数(cm)
R——滚轴半径(cm)
K——因轨道板与滚轴表面不平等原因引起的阻力增大系数。
2.1.5、建筑物就位后进行可靠的连接处理。
2 顶升位移案例:
杭州某裙房屋面超高整体顶升, 已建裙房框架结构、植草屋面,地下3层、地上5层,地上层高均4.95M。建筑面积约19040㎡。
因商业功能需要,需将5层改造为层高达7.5M的影院,局部层高达12.5M,因此植草屋面需要整体升高2.55M,整体顶升面积计2380㎡,自重达48000KN,同时需要拔除8支框架柱,当然还有其它的结构改造加固。
为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,运用PLC同步液压顶升移位技术,对位于25M的屋面进行同步顶升2.55M(顶到位后平面偏差与高程偏差均≤5㎜),而后对主体结构进行整体托换加固,以拔除8支框架柱,拓展大空间。方案设计时已经过整体分析验算,确保结构的安全性、抗震性和耐久性。
服务热线
010-6421-9150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手机:13810075149 13810037649
邮件:xxajggs@163.com
地址:北京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2号佳境天城